2022 CSO全球網絡安全峰會 | 啟明星辰潘柱廷:數據水性 通之安之

發布時間 2022-08-26
8月26日,由IDC主辦的2022 CSO全球網絡安全峰會(中國站)在上海成功舉辦。啟明星辰首席戰略官潘柱廷受邀出席數據安全論壇,發表了《數據水性 通之安之》的主題演講,并圍繞“立方視角中的數據”及“數據本質的探索”,將水利萬物的智慧類比到對數據本體和數據原生的哲學性思考方面,向與會者分享了啟明星辰對數據安全的新洞見及前瞻性思考。



立方視角中的數據:數據安全、算力安全、應用安全三位一體


數字經濟時代,數據已然成為國家基礎型戰略資源和創新型生產要素,其戰略價值和資產價值急速攀升。潘柱廷在會上提出了“數字化三元認知”的新數算框架理念, “三元”即數據安全、算力安全與應用安全,三者是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、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的關鍵和基石,對數字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。


數據安全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:1.0數據對象安全,2.0數據匯聚安全,3.0數據流通安全。


算力安全的應用場景在不斷拓展,由通用IT領域向IOT物聯網、OT工業和CT通信領域擴散,伴隨著應用場景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過程,將會產生海量數據并衍生出豐富的新應用場景,能夠更快地激活數據要素潛能,更好地釋放數據要素價值。


應用安全可劃分為應用、業務、經濟三個層次,分別是系統化的應用安全、價值化的業務安全,以及要素化的經濟安全及社會安全。


數據安全、算力安全、應用安全三位一體,相互交織又相輔相成,相互融合又相互成就,促成數據倍增效應,發揮安全價值乘數效應,構筑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的堅實屏障,護航數字中國建設。


探索數據的本質:數據如水,潤澤萬物


潘柱廷通過數據如水的形象性比喻,從數據的流體屬性、價值屬性,到數據的“體”與“器”,對數據的本質及其背后的安全思維進行了哲學性思考與前沿性探索。


數據如水,極具流動性,并在流動與傳輸中實現其要素價值的轉換,為各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,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。數據之于水,二者在流體屬性、價值屬性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處。


潘柱廷認為,從數據水性的角度,數據的本質可以概括為本身(本體)、結構、操作三個層次,及“體”與“器”兩個方面。


本身(本體):即“體”,包括數據本身(本體)、數據語義、數據價值等內容。


結構:數據其實均是有“結構”的,具有“結構性”的緊密關系,在一定的受控條件約束下和秩序中進行匯聚、流通、收回和銷毀;數據的結構體現的是“器”之形與“器”之態。


操作:每一個操作都是一個“器”,如數據的采集、傳輸、協議。操作既包含對“體”的操作,如數據存儲;也包含對“器”的操作,如對承載數據的對象或載體進行安全保護。“體”與“器”操作之別,源于二者規律之別,也體現在具體應用技術的區分上。


從數據的“體”與“器”來看新數算框架的數據安全,數據安全1.0主要體現的是“器”的安全問題,也就是數據的對象安全,是用系統的視角和思維談數據安全;而數據安全2.0和3.0更多體現的是“體”的安全問題,強調數據原生安全和數據生命周期本身(本體),更強調數據在整個體系化和經濟性上的表現。


作為數據安全領域的標桿企業,啟明星辰憑借在數據安全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,于2021年發布了數據安全新版圖——數據綠洲,面向數據的系統屬性、業務屬性和經濟屬性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技術及管理的體系化保障,以安全實踐守護數字化轉型中的各類用數場景。啟明星辰將繼續基于場景化的安全思維,深刻理解數據業務屬性,以“創新場景化、交付運營化”賦能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,牢筑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安全基石。